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龙城玩家网论坛-户外求生-文玩鉴赏-太原论坛-山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3N2流感:你需要知道的防治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每年冬季,流感总会如约而至。最近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又开始忙碌起来,今年H3N2型流感是主要的致病元凶之一。今天我们就从专业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
H3N2是什么
流感病毒家族很庞大,根据内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季节性流感和大流行的主要类型。而H3N2就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
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很直白: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种重要的蛋白质突起,一种叫血凝素(Hemagglutinin,简称H),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简称N)。血凝素有18种亚型,神经氨酸酶有11种亚型。H3N2的意思就是:这个病毒带着第3号血凝素和第2号神经氨酸酶。
H3N2并不是新病毒。它从1968年首次引发大流行后,就一直在人群中传播,至今已经50多年了。但这个病毒有个麻烦的特点:特别容易变异。每隔一段时间,它表面的蛋白质就会发生改变,导致之前产生的抗体识别不出来,人们又会重新易感。这就是为什么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更新的原因。

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
H3N2流感的发病特点是"急"。通常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只需要1-4天,平均2天左右。很多时候是早上还好好的,下午突然就病倒了。
最突出的表现是高热。体温往往在数小时内迅速上升到38.5°C以上,部分患者可达40°C。发热通常持续3-5天,这期间还会伴随明显的寒战和畏寒。
全身症状很重是流感区别于普通感冒的关键点。患者会出现显著的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和全身乏力。这种疼痛不是局部的,而是全身性的,有些患者形容为"骨头疼"。乏力感非常明显,就连日常的简单活动都会感到吃力。
呼吸道症状相对来说反而没那么突出,至少在疾病初期是这样。主要表现为干咳、咽痛、鼻塞和流涕。咳嗽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有些患者在其他症状消退后,咳嗽还会持续2-3周。
儿童感染H3N2后,除了上述症状,还容易出现消化道表现,比如恶心、呕吐、腹泻。少数儿童可能发生热性惊厥,也就是高热引起的抽搐,这是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
从病程来看,如果没有并发症,大多数患者会在5-7天内好转。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1-2周时间,有些人会感到疲劳持续更久。

哪些人群风险更高
流感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很大。有些人群感染后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重点关注对象。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免疫衰老"。老年人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展为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并发症,也更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流感病毒的防御能力较弱。儿童感染后容易出现高热惊厥、喉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少数还可能发生神经系统损害。
孕妇在怀孕期间,为了不排斥胎儿,免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改变,整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孕妇感染流感后,不仅自身发生重症的风险增加,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慢性病患者也是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伤口愈合能力下降;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流感后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慢阻肺、哮喘患者,流感会加重基础疾病,引起急性发作;慢性肾病患者、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等,也都面临更高的重症风险。
肥胖也是一个被逐渐认识到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BMI(体重指数)大于30的人群,感染流感后住院和死亡的风险都会增加。

预防措施的科学依据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这一点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通常在40%-60%之间,虽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预防,但能显著降低发病率。更重要的是,即使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症状也会明显减轻,住院率可降低50%-60%,死亡率降低约80%。
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主要有三价和四价两种。三价疫苗包含两种甲型流感病毒株和一种乙型流感病毒株,四价疫苗则多包含一种乙型流感病毒株。疫苗的具体组分每年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监测预测进行调整。
最佳接种时间是每年的9-11月,也就是流感季开始之前。接种后约2周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保护作用可持续6-8个月。由于病毒会变异,加上抗体水平会随时间衰减,所以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
6个月以上的人群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推荐医务人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
非药物预防措施同样重要。手部卫生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基础措施。流感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通过接触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都能有效灭活病毒。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进食前、护理病人前后,都应该洗手。
呼吸道礼仪也值得重视。咳嗽或打喷嚏时,流感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传播距离可达1-2米。用纸巾或手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用手直接遮挡(因为手会再去触碰其他物品),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保持室内通风能够稀释空气中的病毒浓度。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室内环境,定期开窗通风很有必要。
在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成人每天7-8小时)、均衡营养、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治疗的关键要点
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特别是高危人群,应该尽早就医。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来确诊。
抗病毒治疗是流感的特异性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出来,从而阻止病毒在体内进一步传播。
时机是抗病毒治疗最关键的因素。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用药效果最好,能够缩短病程1-2天,减轻症状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即使超过48小时,对于重症患者或高危人群,仍然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
需要强调的是,抗生素对流感病毒完全无效。流感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只有在明确合并细菌感染时,比如出现肺炎、中耳炎等,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不仅无益,还会导致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
对症治疗可以缓解不适。高热时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要注意,退热药只是缓解症状,不是治疗疾病本身。不要为了快速退热而过量使用或联合使用多种退热药。
充分休息对康复很重要。流感期间身体在与病毒作斗争,消耗大量能量,需要充足休息来恢复。强行工作或活动会延长病程,增加并发症风险。
多饮水有助于补充因发热出汗丢失的液体,也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以少量多餐。
患者在发病后的5-7天内都具有传染性,应该尽量居家休息,避免外出或去人群聚集场所,减少与他人接触。家庭成员护理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患者的生活用品、餐具等应单独使用。房间要定期通风,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表面可以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

需要警惕的并发症信号
虽然大多数流感患者经过治疗都能顺利康复,但仍需警惕重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退热后再次发热;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剧烈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意识改变,如嗜睡、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儿童还需要注意:呼吸急促、发绀(口唇青紫)、拒食或喂养困难、持续哭闹或异常安静、惊厥等。
这些都可能是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的信号,需要及时医疗干预。

科学认识,理性应对
对于流感,既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它确实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每年都有大量人感染,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安全度过。
接种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增强体质,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实际上是预防流感最可靠的屏障。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做好自我隔离,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流感季节,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共同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城玩家网 ( 晋ICP备12002025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511号   

GMT+8, 2025-11-2 01:13 , Processed in 0.1566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