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龙城玩家网论坛-户外求生-文玩鉴赏-太原论坛-山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用百度帐号登录

只需两步,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84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我军军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6:0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军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设置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军衔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军设立了"大校"军衔,主要授予副军、正师、副师、正旅职军官,这样,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军衔,又不同于东方国家。通过几十年的实行来看,我军的军衔制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要说有不合理之处,我个人觉得,在上尉和少校间,应该增设大尉。至于现在网络上有一种争论,说要设置“准将”,我以为大可不必,不要凡事以洋人为标准,“准将”本就是一种似将非将的军衔,各个国家的规定都不一样。而我们国家的传统认知就是带“将”的就一定是将军,给人的感觉就是又多了一级将军。


  目前,我军的军官军衔设置为3等10级。由于尉官只有3级,而大校晋升少将为“选升制”,所以目前的军衔结构呈“菱形”,分布不平衡,两极少,中间多。彭光谦少将建议:可设置大尉和准尉,缓和这种情况。我个人觉得,如果是设置一职一衔,则可以设置准尉和大尉级,如果还是一职多衔,则只设置大尉足矣。


  对于网友们说的,我军的大校级军官在讲求“军衔对等”的国际交流中得不到应有的礼遇。这倒不是难事,别国的军官来我国,不管他在自己的国家是什么标准什么衔,来我国就参照我军的级别标准,如别国的准将来我国,我们也只给他大校礼遇就够了,如果再刻薄一点,来个准将副旅长,就只给他上校礼遇,不要管来个什么狗屁洋人都捧为上宾,丢自已的人不说,还纵容老外,把他们宠得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了。呵呵。


  至于说正师级干部为大校级,我也觉得偏低,正师级应该为少将。如果说,正师级授予“少将”担心将军过多,那么就设置一些标准来控制这一问题。比如:


  1、军衔只授予作战部队人员,非作战人员一律授予文职,减少坐机关没有实职的军官挂军衔,谁想获得军衔就到作战部队去,要升衔也到一线部队去,对那些坐机关而没有机会下部队带兵的干部停止升衔或改挂文职(比如《士兵突击》中的那个张干事就不应该挂衔,而应该佩戴文职衔,呵呵),离开一线部队而在本单位又没有作出什么特殊成果(以获奖或立功为标准)的就停止升衔,这样就可以真正体现出军衔的价值和含金量,也可避免出现将军过多的结果。


  2、同级别的军衔,野战军的军衔一律比地方军的军衔高一级。军队是为战争准备的,一般来说野战军的军官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肯定比地方军的军官要强,那么野战军的军衔比地方军的军衔高也是合乎常理的,决不能出现战时由地方军的高军衔军官来指挥同级别的野战军的低军衔军官的现象。如果地方军的某个军官能力很强觉得在地方屈才,那就主动要求调到作战部队去竞聘上岗。如此,则可以规定:省军区最高为大校级,即使省军区领导为正军级和正师级,也只能授予大校,地区市(该级行政调整时拟取消)为上校级,县为上、中校级,乡镇为中、少校级,村和社区为大尉、上尉级。如此足够了。


  3、对于诸如医院,军事院校,军艺学院,文艺团体,科研单位,四总部直属机关等等对等的单位,除总参、军事院校外,没有实职的能文职尽量文职,不能文职的一律参照地方军最高为大校的标准。这些非作战人员待遇按同等级别享受,军衔就不用给了,即有级别无军衔,级别在级别章上已经体现出来了,不能让部队非作战人员或某些专坐办公室的机关干部即享受待遇又舒舒服服得军衔荣誉。广大非作战部队的干部们也要自觉地不要军衔,让每个佩戴军衔的军人都要时刻想想自己的工作和成绩是否对得起军衔,让军衔真正发挥出军衔的功用。这也是一种公平,是对军人奉献的公平!


  4、改变唯学历的观念,对于士兵中的出类拔萃者(能力和荣誉为唯一参考标准),选拔其进军校培养,让士兵真正实现其“从士兵到将军”的理想。


  5、随着军队编制体制改制为军旅营,就更没有设置准将的必要了。


  说白了,一切为了战争需要,军衔就要体现出战争时的方便,通过军衔制的实行,避免出现让部队成了“养老院”的现象。


  军衔是为明确军中指挥关系、激励士气而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军队管理制度。军衔既可以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个人觉得,军衔不应该是到了年限就升衔的军龄标志,而应该是军人能力和荣誉的体现和象征,所以,晋升军衔应该以能力和功勋为标准,在某些岗位碌碌无为的军官到了军衔年限就转业,或退一步改佩文职成为文职办事人员,最终在全军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优胜劣汰,让军人以到一线部队或野战部队为荣,争抢上前线为荣,以坐机关为耻,以碌碌无为为耻,最终把部队培养成一支“嗷嗷叫的部队”(李云龙语),让部队成为整个民族的精英聚集地,让我军的军人个个胸前挂满灿烂的真正的功勋资历章,那时的军衔才是真正的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最好实行将军以下一职一衔,这样,在战时或编制打乱时,一看军衔就知道此人的能力和职务,而不用自报家门,更不会出现军衔低职务高的指挥军衔高职务低的混乱现象了。


  方案一:将军以下为一职一衔,建议增设大尉,有副排则再设准尉衔:

  副排——准尉,
  正排——少尉,
  副连——中尉,
  正连——上尉,
  副营——大尉,
  正营——少校,
  副团——中校,
  正团(副旅)——上校,
  副师(正旅)——大校,
  正师(副军)——少将,
  正军、大军区副职——中将,
  大军区正职,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

  此方案的特点是级别清楚,职务清楚,实行时,同时要实行临时军衔,即军衔低的军官代职高职位时,应佩戴相应职位的临时军衔,复职时又佩戴回原来的军衔。

  方案二:如果实行一职多衔,也可以这样设置:设大尉

  正排——少尉,
  副连(正排)——中尉,
  正连(副连)——上尉,
  副营(正连)——大尉,
  正营(副营)——少校,
  副团(正团、正营)——中校,
  正团,副旅(副团)——上校,
  副师、正旅(正师)——大校,
  副军、正师(正军)——少将
  正军、大军区副职(大军区正职)——中将,
  大军区正职,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

  这两个方案的特点是正师为少将,正军为中将。这也是国际惯例。以我军现行的军衔制来讲,这个方案最适合我军,调整幅度也小,也改变了军衔制菱形的特点,增设大尉衔和保留大校衔,即是对55式军衔的继承,也是对校级和将级的缓冲,整个军衔制呈金字塔型,有利于干部的优胜劣汰地选升,即符合国际惯例,又保持自已的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13 19:06:1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0:}看来楼主是实在没东西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9:13:45 | 只看该作者
小猪快跑 发表于 2012-8-13 19:06
看来楼主是实在没东西发了

总比你们什么也不发的要好点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8-13 21:23:16 | 只看该作者
好吧,又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8-14 10:11:39 | 只看该作者
军衔作为区别军人等级和鼓励军人的措施只在平时,战时才能发挥军衔的作用,既指挥员战死的情况下军衔低的服从军衔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龙城玩家网 ( 晋ICP备12002025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511号   

GMT+8, 2024-6-17 05:10 , Processed in 0.20083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